OLEDoS制造商开始涉足BPIC的设计和制造
邵剑 Jay Shao,OLED与Micro LED显示技术资深分析师
要点
国内OLEDoS厂商进一步增加产品的自研占比。视涯通过与奕瑞的合作开发其自研的背板芯片,同时京东方与晶合合作生产其自行的背板芯片(BPIC),同样熙泰也有相当多的自研BPIC产品公布
阳极工艺和双芯片架构促使OLEDoS显示器制造商从背板设计中获利
硅基OLED(OLEDoS)显示屏的制造始于带有像素驱动电路的硅晶圆。 过去,由于芯片设计能力有限且缺乏晶圆代工关系,大多数中国硅基OLED显示面板制造商从第三方IC设计公司购买背板晶圆。而大多数晶圆代工厂通常不会在其标准半导体工艺中涵盖OLEDoS产品所需的的阳极金属层沉积工序,除非客户为此步骤支付额外付费。
因此,像视涯(SeeYA)、京东方(BOE)和熙泰(SidTek)这样的OLEDoS显示面板制造商,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半导体生产能力,以完成屏幕的阳极制程,并聘请半导体相关的专业人才以进行版图设计、生产和工艺优化。而阳极制程这一难关也迫使它们掌握半导体级别的洁净室操作、薄膜沉积和光刻工艺,从而有效地模糊了显示面板制造与半导体制造之间的传统界限。
近些年,迫于近眼显示行业的发展始终不及预期,迫于营业压力,加上上文提及的能力背景,OLEDoS制造商有强烈的降本增效压力,并驱使其向上游供应链寻找降本方案。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进行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图1:OLEDoS生产制造流程的演进

另一方面,主流OLEDoS产品逐渐向向“双芯片构架”,即背板芯片只负责像素电路,而驱动芯片则包括时序控制器TCON等诸多驱动单元的方案。这种方案可以大幅度降低BPIC在OLEDoS后续生产工序中不良对于整体成本的影响。
同时,双芯片中背板芯片的驱动电路则大幅度简化,这一趋势进一步激励显示面板制造商发展自己的BPIC设计,乃至与晶圆代工厂的合作经验。双芯片同样也有利于一些驱动IC的设计公司,因为可以回归到对于通用驱动芯片的设计领域,而无需逐一应对显示器的分辨率客制化需求。
不过,这也使得专职进行OLEDoS芯片设计的公司或产品线业务受到冲击。在行业早期OLEDoS芯片设计公司对于OLEDoS的投入现在更多的体现在产品开发的Know-how上,这同样也是OLEDoS面板生产者想要跨进芯片设计领域的最大阻碍。
当前国内,京东方已开始与晶合集成(Nexchip)合作开发BPIC,而相应的设计工作则由京东方自身完成。视涯科技则更进一步,除了自行设计其BPIC外,还委托与其股权关系密切的奕瑞(iRay)进行晶圆代工。除此之外熙泰科技也在不同的展会中多次展示了其自主设计的OLEDoS产品。
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行业的韧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能标志着进一步垂直整合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