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不斷的技術改進與成本降低是推動Micro LED顯示市場發展的動力
Jerry Kang,新型顯示技術研究專家
鑒於 Micro LED 電視的價格仍然非常高,而用於智慧手錶的 Micro LED 顯示尚未開始量產,因此 Micro LED 顯示的市場需求實際上並沒有比最初預期的增長迅速。Micro LED 顯示之所以難以優化成本,是因為 Micro LED 晶片的生產率較低,巨量轉移過程的良率較低,以及檢測和修復缺陷的Tact time 時間過長。然而,Micro LED 顯示器的工藝技術在在最近隨著供應鏈製造商的努力得到了更詳細和更實際的改進,不僅在製造 Micro LED 晶片方面,而且在製造顯示面板方面。
對於製造 Micro LED 晶片,供應鏈製造商以及許多技術開發廠商主要提出了如何更高效地製造 Micro LED 晶片並實現用於矽基Micro LED 上全彩 Micro LED 的單晶片。
Plessy Semiconductors (英國) 和 Meta Platforms (美國) 開發了亮度為 600 萬 nit 的紅色 Micro LED on Silicon 顯示。 Polar-light Technologies(瑞典) 實現了具有紅光發射的金字塔形 Micro LED。 Verticle (US) 通過濕法蝕刻實現了具有高像素密度和低成本的 Micro LED。鸿石智能科技(中國) 開發了一款具有混合堆疊結構的單晶元全彩 Micro LED on Silicon。 Jade Bird Display (中國) 則計劃 在 2025 年第三季度量產單晶片原生彩色單片多色 (RGB) LEDoS 顯示器。
對於顯示面板的製造,供應鏈製造商以及許多技術開發廠商主要發佈了如何精確巨量轉移 Micro LED 晶片,然後快速檢測和修復缺陷。
Applied Materials (美國) 提出了一種基於 4 個 UV-LED 層和 3 個 QD CC 層的新型 Micro LED 顯示器。友達(臺灣)推出全球最大 41.6寸 LTPS Micro LED 模組面板,採用 3 面無邊框 COF 設計。 香港通訊(中國)展示了玻璃基氧化物TFT上的微型LED顯示面板。 Inziv(以色列)推出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掃描的 R-EL Glide。 LG Display(韓國)推出具有 50% 拉伸延展性的新型全彩柔性 Micro LED 顯示面板。 Radiant Vision Systems(美國)通過註冊 region of interest (ROI) 來優化自主開發的 de-mura 檢測與修復流程。三星顯示(韓國)展示了其首款可拉伸延展性為 25% 的可拉伸 Micro LED 顯示面板原型。天馬微電子(中國)在 LTPS 上演示了 全彩 1.63 英寸 403PPI 的 Micro LED 顯示面板原型。 沃格科技(中國)開發了基於玻璃的 MiP(Micro LED in Package)解決方案。
因此,Micro LED 顯示面板的這些新技術方法只是為了實現成本優化的“最後一英里”,以吸引客戶和消費者。反映當前技術改進的實際可能性,同時, Micro LED Display 成本將隨著逐漸量產與技術優化而降低、Omdia 預計 Micro LED 顯示面板的出貨量 將從 2025 年的 20 萬片增加到 2032 年的 4510 萬片,復合年增長率 (CAGR) 為 141.1%。Omdia 認為持續不斷的技術改進與成本降低是推動 Micro LED 顯示市場發展的動力, 同時Micro LED 顯示應用的變化將主要由 AR VR MR 設備和智慧手錶與特殊利基型應用如車用顯示而帶領。
Figure : Micro LED Display 出貨應用別預測 (單位: 百萬片)

想了解更多?
誠摯邀請您參加《Omdia台灣科技研討會》(Omdia Taiwan Technology Conference),了解更多顯示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