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taiwan-technology-conference

2025 Omdia 台灣科技產業研討會倒數計時

  • 00
    Days
  • 00
    Hrs
  • 00
    Mins
  • 00
    Secs

2025 Omdia Taiwa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25 Omdia 台灣科技產業研討會

顯示科技 | 半導體 | 消費電子 | 車載 | 人工智能

2025年8月26日至27日(週二至週三)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一樓102會議室

AI-capable PC 勢在必行,但消費者接受度仍有待提升

葉茂盛 Ben Yeh, 首席分析師, PC

AI-capable PC 將於2029年達到75%

自2023年以來,各家PC處理器廠商紛紛在其新產品中加入並擴大NPU的效能,這使得AI-capable PC的滲透率自然地從高端產品逐步滲透,產品線數量也迅速擴張,而隨著產品迭代,NPU被配置在更多平價級距的產品,將自然地拉升整體AI-capable PC的滲透率以及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按照最新的路線圖,在2026年,擁有50 TOPS以上的運算能力將成為中階以上的主流處理器產品的標準配置,包含了:

  • X86陣營
    Intel Panther Lake 的50到55 TOPS
    AMD Gorgon Point同樣具備50到55 TOPS
  • Arm陣營
    Apple M5擁有接近60 TOPS
    高通驍龍X系列第二代將具備高達80 TOPS,為各家處理器廠商中最高
    Nvidia引人矚目的新產品預計將搭載基於聯發科技術的50 TOPS的NPU

在Windows陣營,這將有效的擴張CoPilot+ PC的產品線深度,也將敦促微軟加速提升CoPilot+相關的軟體應用服務,而在MacOS陣營,更強大的運算能力也有望加強Apple Intelligence的使用體驗,並讓Apple針對最新世代產品提供效能要求更高的AI服務應用。

根據Omdia的PC Horizon研究,AI-capable PC的滲透率將於2029年達到75%,屆時將僅限低階入門級距及部分在售的舊世代產品不符標準,成為非市場主流的配置。北美、西歐將是主要領導早期AI-capable PC產品銷售的區域,而中國大陸消費者也展現了對AI應用極高的興趣,也將隨著產品往$800美元以下級距滲透時顯著提升。

消費者仍未將AI應用效能視作換機驅動因素

然而,儘管AI PC產品線持續增加以及滲透率持續穩步提升,Omdia在2025年三月份進行的一項PC終端用戶調查顯示,在美國以及中國兩個PC最大市場中,僅分別有5%及10%的受訪者將AI驅動功能(AI-powered feature)列入採購新機時的重要考量,多數的消費者仍將效能(Faster performance)、存儲空間(More storage)以及產品耐用度(Long lifespan and reliability)列為更重要的考慮因素。

同時,2025年三到四月Candefero平台針對通路夥伴的兩項調查顯示,儘管超過65%的參與者對於NPU、AI PC 以及CoPilot+ PC等相關名詞已具備高度的認知,但僅有33%的通路夥伴認為其客戶在升級Windows PC時將AI列為重要考慮因素,在證明NPU效用以及AI應用對於生產力的幫助方面,仍需要作業系統廠商、獨立軟體開發商以及PC廠商的共同配合,以說服消費者AI應用值得投資與換新。

2025年需求增長得益於其他因素

根據Omdia的PC Horizon數據,2025年全球PC市場(不包含平板)出貨將增長4.4%,出貨量來到2.67億台,這當中主要驅動因素包含了:

  1. 微軟將於2025年10月終止Windows 10 支援:目前,仍有超過4億台裝置運行Windows 10且不符合Windows 11的升級標準,微軟的終止支援將催生換機需求,尤其在商用領域。

  2. 2021年至22年的高峰換機週期抵達:由於疫情影響,PC市場在2021年到22年間迎來一波非比尋常的需求高峰,目前已經來到平均產品生命週期,意味著至少一部份當時購買的使用者將有換新需求。

  3. 亞太市場的教育標案:日本、印度、泰國及菲律賓等亞太區域市場均有政府支持的採購計畫,主要應用於教育領域,以中小學生為主要目標,累計體量在今年也相當巨大,成為增長的主要動能之一。